《Nature Communications》解析-顶刊中的“水刊”

  2023-08-12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学术期刊界的“豪门”Nature家族于2010年创办的子刊,是一本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多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生物,健康,物理,化学,地球,社会,数学,应用和工程科学所有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以双月刊形式发行。
 
 
《Nature Communications》因发文量大,版面费昂贵,网络上有很多质疑、争议的声音,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水刊”。那么,《Nature Communications》到底是怎样一个刊物?


编委会

与其他Nature系列期刊相同,《Nature Communications》也没有外部编委会。编辑决策均由博士级别的全职专业编辑团队独立做出。

 

临床版块主编:Nathalie Le Bot

 

在主刊《Nature》和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编辑团队工作14年后,Nathalie于2019年加入《Nature Communications》。曾在巴黎ENS-Ulm学习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并于1995年加入海德堡EMBL研究生项目。还在剑桥Gurdon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负责期刊在Health and Clinical Sciences方面的内容。

 

图片

 

 

影响因子

2011年《Nature Communications》收获第一个影响因子7.396,2012年影响因子上涨到10分以上,并自此一直维持在10分以上且稳步增长。根据2023年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2022 SCI影响因子,为16.6,较2021年略有所下降。

 

图片

2011-2016年的数据来自网络,2017-2022年的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年刊文量

《Nature Communications》不仅影响因子在稳步增长,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在逐步上升。从2010年的全年150篇,到2022年的7977篇,让《Nature Communications》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刊。截止至2023年7月10日,本年度已发表文章4043篇,全年刊文量预计将与2022年持平或超少许。

 

图片

数据来自PubMed

 

《Nature Communications》对中国研究者也相对友好,自2017年起,每年中国研究者发表在此期刊上的文章占总体的20%以上,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图片

数据来自PubMed

 

同时,中国的总发文量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在近3年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仅中国科学院入选,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第18和第20。

 

图片

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JCR及中科院分区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JCR分区的多学科科学领域为Q1,排名第6;2022年中科院分区为综合性期刊1区。

 

图片

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图片

数据来自网络

 

 

文章发表类型及格式要求

Article:原创研究
  • 正文最多5000字(不包括摘要、方法、参考文献和图例),标题最多15字,摘要最多150字,参考文献最多70个,最多 10 个图和/或表格,每个图例不超过350字;若正文字数不足2000字,则最多 4个图和/或表格
  • 正文顺序:简介(无标题), Results,讨论和Methods。Methods部分不超过3000字
  • 考虑的临床研究文章包括:病例报告和小型病例系列、临床试验(I-IV期)、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系统性综述、生物标志物研究、公共和全球健康研究

     

Registered Report:注册报告
  • 适用于有初步研究数据的假设驱动的定量研究。
  • 主要考虑心理学、社会科学和流行病学领域的投稿。
  • 此类型不考虑发表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

 

Commissioned content:包括Review,Perspective和Comment,一般都是约稿,主动提交的比较少会接收。
  • Review:正文最多6000字,标题最多15字,摘要最多100字,最多8个图和/或表,图例最多350字,作者不应超过3位
  • Perspective:目的是为作者提供一个可以从个人角度提出想法的论坛。与Comment相比,更具有前瞻性和/或推测性。
  • Comment:正文最多1500字,标题最多15字,摘要最多40字,参考文献最多15个,图和/或表非必需,最多2个,图例最多350字。

 

Matters Arising:是对《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原始研究论文提出特别有趣和及时的科学评论和澄清
  • 正文最多1200字,最多2个图和/或表(图以JPEG格式为佳),参考文献最多15个。
  • 需要提供competing interests和 author contributions 声明。

 

 

投稿所需文件

  • 主要文件:Manuscript,Cover letter,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如有),英文版的研究方案(Protocol)及统计分析计划(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AP;SAP单臂研究可不提供)
  • 其他文件:Editorial Policy Checklist和Reporting summary(这两类文件初次投稿时可不提供,如果编辑计划将文章进行外审,会邮件通知通讯作者补充提供此类文件),随机对照研究还需提供CONSORT checklist

 

图片

Editorial Policy Checklist样本

 

图片

Reporting summary样本

 

 

投稿注意事项

  • 文章应是双倍行距,单栏,页脚处以阿拉伯数字形式显示页码
  • 初次投稿时格式相关灵活,在合理的范围内,文章风格(style)和长度(length)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 文章中呈现的数据(尤其是Figure中的),需要提供原始数据(Source data)
  • 临床研究类文章除注明伦理委员会名称外,还需提供伦理编号
  • Biomarker数据需要提前上传至公共数据库,并在文章的数据共享申明中提供数据库链接以及编号
  • 所有干预性试验必须在首例患者入组之前注册。根据笔者既往投稿经验,针对此点编辑是会进行核查的,若不符合此要求,编辑会来信询问
  • 期刊投稿说明中未规定通讯作者数量。检索既往已发表文章发现,期刊允许同一文章中有多个通讯作者,多个并列第一作者。

 

发表周期

  • 从文章投稿到编辑首轮决定(即是否送外审)的中位时间:8天
  • 对于外审的文章,从投稿到首轮外审结束编辑给出决议的中位时间:46天
  • 从投稿到最终接收的中位时间:218天
  • 包括编辑的修改意见在内,文章一般至少需要经过3轮修稿。

 

图片

数据来自Nature官网

 

 

审稿过程透明化

2015年12月,《Nature Communications》宣布自2016年1月以后提交的论文,如果作者愿意,审稿意见和作者回复会一并发表,以便读者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学习。

 

图片

 

此外,《Nature Communications》也一直在推动审稿人的透明化,期刊鼓励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同意将自己的姓名公开在最终发表的论文中。

 

图片

 

 

版面费

不同国家地区的版面费略有所不同,其中以来自美洲(如美国、加拿大等)、中国和日本的论文需缴纳的版面费最高,为6290美元,约合人民币45000左右人民币。
  • 6290美元:美洲、中国和日本
  • 4590英镑≈5877美元:英国
  • 5190欧元≈5685美元: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付款方式共有2种:信用卡付款或者线下银行转账。

 

总结

《Nature Communications》因发文量大,版面费昂贵,被不少网友戏称为 “水刊”。笔者则认为其作为Nature旗下的一本大型综合性期刊,应细分领域细分专业从不同维度去评价它。在生物医学领域,《Nature Communications》虽然不能被归为顶刊,但也绝对算不上是水刊。根据Nature 官方统计,仅不足10%的论文会被期刊接收,可见能投中此期刊也是繁忙而枯燥的科研生活中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了。学术之路长而艰,最后祝大家都能“水”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